他1980年涉足服裝行業(yè),1996年聯(lián)手永嘉其他兩家服裝企業(yè),攜手共建集團。“報喜鳥”迅速成為國內一流服裝企業(yè),躋身中國紡織行業(yè)競爭力服裝十強企業(yè),市場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行業(yè)前列。
在做強服裝主業(yè)的同時,他穩(wěn)步進軍房地產業(yè)和投資領域,實施“多品牌經營、跨行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在管理實踐中,大膽創(chuàng)新、兼收并蓄,穩(wěn)步推進法人治理機構改革,建立了完善的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
2007年8月,報喜鳥股份公司成功登陸A股市場,成為溫州地區(qū)首家上市的服裝企業(yè)。
他是吳志澤,報喜鳥集團董事長,中國服裝協(xié)會副會長,永嘉縣政協(xié)副主席。先后在復旦大學學EMBA,在上海交通大學學金融與戰(zhàn)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CEO課程,在長江商學院學EMBA,而不久前在上海組建了企業(yè)大學——報喜鳥商學院,出任校長。
近日,溫州晚報記者赴滬與他面對面,做了本期高端訪談?!鯗刂萃韴筇嘏捎浾?朱承立
企業(yè)若想成頂尖組織,該以人的成長為核心
記者:您認為怎樣的組織才是世界頂尖組織?
吳志澤:我看過一本書叫《教導型組織》。書中提到,世界上的頂尖組織有三個:第一是家庭,它的凝聚力最強;第二是軍隊,它的戰(zhàn)斗力最強;第三是學校,它的生命力最強。我十分認同。
記者:這給您怎樣的啟發(fā)?
吳志澤:我深入剖析了這三個頂尖組織的生存基因,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點,即以人的成長為核心。企業(yè)若想成為頂尖組織,也該如此。日本的松下公司就做得很好。松下幸之助還曾說過“松下主營人,兼營電器”。
記者:報喜鳥是怎么做的?
吳志澤:我們一直以來也都是以人為核心,以員工成長為根本,不斷地培育人。例如,集團成立5周年的時候,我們沒有舉辦任何慶典活動,而是跟中國人民大學合作開辦了學習班;2007年跟復旦大學合作成立了報喜鳥大學堂;兩個月前則成立了企業(yè)大學——報喜鳥商學院。
我們著手打造的報喜鳥商學院這一學習、交流平臺。學員既包括公司員工,也包括代理商、供應商。課程設置分為三大類別:精英教育類、核心崗位類和專題培訓。
以核心崗位類為例,包括新員工、基層員工、干部晉升、培訓管理、銷售管理等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兩類,一是企業(yè)文化和公司戰(zhàn)略;二是前沿的管理思想,商學院會請國內最專業(yè)、權威的老師授課。
學員來自五湖四海,性別、年齡、觀念、信仰、所受的教育等不盡相同。報喜鳥商學院也是要教人“和而不同、知行合一”。
辦百年企業(yè),科學管理要與文化管理相結合
記者:一般來說,企業(yè)管理主要經歷三個階段:經驗管理、科學管理與文化管理。請您談談在這方面的體會。
吳志澤:第一階段是經驗管理。如夫妻店,我創(chuàng)業(yè)之初也是靠經驗管理,什么活都自己做,會計、出納、打包、裁剪都做過,憑著自己的經驗做事、管人,怎么快、怎么賺錢就怎么做。大家不要小看這個管理,其實這個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但它的缺點是只適合創(chuàng)業(yè)初期,不適合大企業(yè),老板自身也很累。
第二階段科學管理??茖W管理是指有計劃、有組織、有戰(zhàn)略、有流程等等,科學管理的企業(yè)效率比較高,但難有持久性。
第三階段文化管理。如果想把企業(yè)做大做久,打造百年品牌,必須靠文化管理。世界500強企業(yè)大部分都是文化管理。報喜鳥進行文化管理還是比較早的,其許多代理商也已經有意無意地采用文化管理,如給員工培訓,生活上關愛員工,這些看似無形的行為其實作用是很大的。
文化管理的企業(yè),即使沒有現(xiàn)成的規(guī)章約束,人也會自覺、用心地做事。日本就很重視文化管理,公司會把員工當成家人,一個員工進入了一個公司,基本上就會工作一輩子,甚至還推薦自己的子女進來。我個人主張將這兩種管理相結合,企業(yè)即使進入到文化管理階段,但科學管理中基礎的、必要的流程、制度必須要堅持。
文化不是寫在墻上的,要形成習慣、逐漸沉淀
記者:看來您非常重視企業(yè)文化。請問您對企業(yè)文化是怎樣理解的,又怎樣把這看似虛的東西落到實處?
吳志澤:企業(yè)文化有三個層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我著重講一下精神文化。
這段時間,我不斷思考、修改,最終將報喜鳥的精神文化體系明確下來,包括企業(yè)愿景、企業(yè)使命、核心價值觀、企業(yè)精神、經營理念、企業(yè)宗旨、用人原則、行為準則八個方面。
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在2001年就定下來了,“惟人、惟實、惟新、惟美”,已在全體員工中深入推行。
美國管理學大師托馬斯·彼得斯說過,“一個偉大的組織能夠長久生存下來最主要的條件并非結構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們稱之為信念的那種精神力量,以及這種信念對于組織的全體成員所具有的感召力。”
這講的就是使命。使命定得好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端疂G傳》中的宋江,他帶領兄弟們去招安、攻打起義軍,而他的組織里像林沖等很多人都是受朝廷排擠、迫害才逼上梁山的,這樣的“使命”與多數(shù)成員的意愿相違背,肯定會失敗。
相信我們企業(yè)定的使命還是好的,具有感召力的——弘揚中國服飾文化,同時也要讓世界各國服飾文化在中國的市場百花齊放,讓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更美好。
我再說說行為準則中的“敬天愛人”。人類幾千年來,追求進步的歷程就是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人類有信仰,才能生活得更美好。如果你自己沒有信仰,也要尊重別人的信仰,對天要有敬畏之心,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低碳生活,有環(huán)保意識。愛人就是要營造愛的環(huán)境,快樂工作,幸福生活。
文化不是寫在墻上給大家看的,我們的目的是要大家做到,反復講反復做,才能形成一種習慣,成了一種習慣才能沉淀成文化。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社會責任,不論貧富
記者:我還注意到您很樂于利益共享,特別熱衷做慈善公益事業(yè),而且非常真誠。您對一個人應有的社會責任和貢獻怎么看?
吳志澤:日本著名實業(yè)家稻盛和夫的辦公室里有這樣一句話:“利己者生,利他者強”。意思是,只關乎自己利益的人只能混口飯吃;當你先人后己的時候就會越來越強。報喜鳥的經營理念與此相似,為“義中取利、利益共享”。
我們公司已向社會捐資捐物累計近億元,而捐建希望小學則有30多所,未來目標100所。有錢人要多盡社會責任,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用自己的言行引導更多人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在我看來,做慈善,就像聽一場音樂會,都是為了獲得快樂。為了快樂去做,比為了做圣人去做,要簡單多了。
我這里還要說的,也是我常對女兒和員工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有人開玩笑,說意大利人就算到對面商店去買面包,也要在家里精心打扮一小時。
這個說法難免有些夸張,很多人是當笑話聽的。而我卻很有感觸,注重儀表、穿著時尚點兒,從小處說是美化自己,從大處放眼就是美化環(huán)境。
能美化環(huán)境,難道不是對社會的貢獻嗎?